2022/07/28 17:44 艾媒網
艾媒網(iimedia.cn)獲悉,27日晚間,在 HarmonyOS 3 及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,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正式宣布推出全新鴻蒙服務卡片“Petal 出行”,這是一個基于華為自研地圖引擎能力提供的聚合打車服務。
隨著Petal 出行服務的上線,代表著華為正式入局網約車領域。
據了解,“Petal出行”作為由華為自主研發、首個支持多設備流轉的鴻蒙出行服務,不需下載,可在手機、手表、平板、PC等設備間協同使用。
而在本月初,華為也面向眾測用戶推出了“Petal 出行”打車快應用。目前,在最新的 2.3.0.222 眾測版本中,Petal 出行已于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眾多城市開放打車服務。
據悉,為增強用戶體驗感,Petal出行還提供包含社交、購物、餐飲等基本生活地理位置服務。華為自身不直接提供運力,具體服務由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,目前已聚合首汽約車、神州專車和T3出行等服務商。
巨頭相繼入局,“網約車”持續被看好?
值得一提是,在華為之前,騰訊就已開始耕耘“網約車”領域。
此前,騰訊微信的出行服務里,也新增了“打車”服務。該服務分為經濟型和舒適型,在不同城市接入不同服務商,其中包括曹操出行、首汽約車、如祺出行、T3出行、陽光出行等主要品牌。
目前,騰訊微信的“打車”服務已對北京、上海、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開放。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網約車在大眾便利出行的需求下誕生,2013年起進入迅猛發展期,2019年,中國網約車用戶規模已達3.40億人,網約車市場需求旺盛。
哪里有市場,哪里就有資本入局,“網約車”這一塊大蛋糕被看好是必然,至于這個蛋糕如何分,還得看各平臺實力。
而是否能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,是平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做好品牌的可持續發展,還應避免“翻車”。
滴滴再次被罰,“網約車”局面生變
7月21日,因違反《網絡安全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等法律法規,情節嚴重,性質惡劣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作出了相關處罰。該公司受處人民幣80.26億元罰款,其董事長兼CEO程維、總裁柳青各受處人民幣100萬元罰款。
回顧過去,滴滴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罰了。據了解,較近一次在此前的5月份滴滴出行就曾被襄陽交通運輸局處罰達17次,累計罰款51萬元。
而此前,滴滴已經從美股退市。2021年7月初,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,隨后下架“滴滴企業版”等25款APP;7月16日,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進駐滴滴出行,開展網絡安全審查。
不得不說,曾經的網約車巨頭正在隕落,新的市場機遇吸引了更多資本對網約車賽道進行加持。不管是華為的Petal出行還是騰訊打車,回歸到行業本質,只有真正用心為用戶服務,保障用戶切身利益,平臺們才能贏得市場,才能在“網約車”的賽道里越走越遠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